长安城外。
驿道上。
来往的商贾和百姓指着竖起的两块石碑讨论着。
“这碑上说什么内容,哪个识字的能不能念念?”
人群里有人问道。
一位读书人打扮的青年男子说道:“碑上的内容说的是贞观二年六月南方蝗灾,造成饥民遍地,饿殍千里。皇上号召百官捐钱捐粮,让饥民度过寒冬。碑上的数字就是各位官员捐钱捐粮的数额。”
“原来如此,就跟咱们村凑钱立庙,修功德墙一样的道理。”
“这捐的最多的叫什么名字……九十万,那个是贯字吗?靠,九十万贯也太多了吧。”
“捐的最多的是天道楼楼主,礼泉伯韩羽。”
“这天道楼是什么地方?出手这么阔绰的吗?力压功勋贵族和世家子弟,太厉害了吧。”
这时人群中又有人说:“我听说那天道楼主不仅捐了很多钱,还拿出了什么土豆和红薯,将来可以解决大唐粮食产量的问题。”
又引起一阵骚动。
“不行,能与这种人物同时代而不能谋面,实乃人生一大憾事也。老夫决定去天道楼看看,目睹这位楼主的真容。”
“我也去。”
“我也去。”
人群开始有序地进入长安城。
随着队伍越走越远,聚集的人群越来越多。
关于天道楼的流言和传说就越来越多。
分不清真假。
“听说那天道楼楼主是前朝落魄贵族,深居在长乐坊中,鲜少出门。虽然打开门做生意,但是客人却是很少。因为那楼主真正的本意并不是为了做生意,而是为了结交有缘人。
“只要他认为和你有缘,便卖你,认为和你没缘,门都不让你进。”
“那他这样生意能好吗?”
“哼,当然好不了,但人家家底厚,根本不在乎这点小财。”
说罢,人群来到长乐坊。
聚集在天道楼门前。
门外,关猛一丝不苟地站在那里。
眼看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楼前。
他悠悠地伸出右手,五指摊开,“进楼,一人五百文。”
原先在队伍中说话头头是道的那人回身对大家说道:“看到了没有,进楼就要五百文,这分明是赶客的表现,说明在楼主眼里,我们都是没有缘的人。
“故设了门障,让我们知难而退。”
关猛听到,“???”
五指稍微有点抽搐。
小费就这么没了。
“你们看,”人群中有个老者指着楼里面空空如也的货架,“感觉都要倒闭了,还捐这么多。”
立刻有人附和,“这门口楹联写着‘卖天下可卖之物’,可见楼主以前也是个心高气傲的人,肯定不舍得做宣传,所以现在生意这么惨淡,老子替他着急啊。”
“真怕它倒闭。”
有人说道。
“不能让它倒闭。”
“对,不能让它倒闭。”
“楼主捐钱给饥民,我们捐钱给你,你要低调做人,我们偏要高调宣传你。”
说罢,开始有人往楼里扔铜钱。
一枚,两枚,三枚,四枚……
铜钱越堆越高,挤满了大堂。
有些没有带钱的,扯下身上的金银首饰,就往大堂里扔。
很快,整个大堂都没有了立足之地。
这时,韩羽出现在楼顶,俯瞰。
董小宛跟在他身后。
“你们看,那就是楼主。”
人群中有人看到。
立马欢呼雀跃。
当日祥瑞重现的时候,韩羽的脸便照彻整个长安城的上空。
这张脸长安城的百姓不陌生。
董小宛在韩羽的示意下对着人群说道:
“各位,不要再扔钱了。命运无情人有情,一方有难八方助,这是我们大唐人的优良美德,天道楼只是做了一件普普通通的事情。
“天道楼在长乐酒铺备了一些薄酒,请大家移步过去,楼主请大家品尝。”
长乐酒铺是长孙家的商铺,存放着韩羽卖给他们的二锅头。
大家一听有酒喝,不淡定了,“楼主,我们人这么多,哪能叫你破费?楼主仁义,我们去把那长乐酒铺的酒都买了。”
“买了,”
“买了,”
人群开始向长乐酒铺转移过去。
长孙奇文正在看守店铺。
身为长孙无忌的侄子,就算他摊开手,什么也不干,日子也能过得很滋润。
突然,街上出现汹涌的人潮。
“掌柜的,听说你这里有天道楼的酒,是么?”
长孙奇文正好拿着一瓶二锅头,刚要品尝,说道:“这酒便是,名为二锅头。”
“多少钱一瓶?”
“两百文钱一瓶。”
“给老子来十瓶。”
说罢,那人把两贯钱丢到桌上,拿过长孙无忌手中的二锅头,喝了起来。
“嗯?!这酒怎么这么好喝?入口甘柔,回味很长,老子怎么从来没有喝过。”
听那人这么说,其余人也疯狂起来。
“给我来十瓶。”
“我要八瓶。”
“还有我,我要五瓶。”
长乐酒铺一下热闹起来。
买到后面,也不问价钱,直接几贯几贯的铜钱砸过去,掌柜的给多少瓶,就拿多少瓶。
“发生什么事?”
长孙奇文来不及感慨。